柬埔寨商标驳回案:”MONTECONO”如何突破两件引证商标的重围?
在跨境商标保护的复杂格局中,通过马德里体系指定柬埔寨保护的商标遭遇临时驳回实属常态。然而,当驳回理由并非基于与单一引证商标的近似性,而是同时涉及两件驰名商标时,案件难度便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绝非程序性挫折,而是将申请人置于近乎无懈可击的法律框架之下——商标近似性与混淆可能性的界限,由此成为精密法律论证的焦点。
当柬埔寨知识产权局(DIP)以”与德国’Zott Monte’及美国’DEL MONTE’商标存在混淆可能性”为由,对”MONTECONO”商标(国际注册号1523946)发出临时驳回通知时,多数人认为其注册之路已彻底封闭。该商标陷入严苛的法律审查标准之中,反驳空间看似极其有限,引证商标亦未显露可供攻讦的明显弱点。
然而,通过整合严密的法律论证、战略性市场分析及消费者心理洞察,辅以KENFOX IP & Law Office的精妙诉讼策略,本案构建了多维度的反驳体系,最终颠覆常规预判。这一胜利不仅为应对商标审查挑战开辟了新路径,更将看似”不可逾越”的法律障碍,转化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司法先例。
背景
柬埔寨知识产权局(DIP)对第30类商品上的“MONTECONO”商标(国际注册号1523946)作出临时驳回决定,其驳回理由系该商标与以下引证商标存在混淆性近似:
- “Zott Monte”(注册人:德国Zott SE & Co. KG)——该商标核定使用于类似商品,其显著部分“MONTE”与申请商标构成近似;
- “DEL MONTE”(注册人:美国Del Monte Foods, Inc.)——系加工食品行业广泛认可的驰名商标。
上诉策略:厘清“近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界限
初观之,“MONTECONO”“Zott Monte”及“DEL MONTE”三商标共存的“MONTE”要素,易使审查员产生表观近似印象。尽管此类直观视觉判断看似合理,却存在将商标比对流程过度简化的重大风险——文字要素的重叠虽具表面显著性,实则可能误导认知,营造语义或市场关联的假象。事实上,各商标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其整体结构、功能用途及特定商业语境。若未通过多层次分析解构这一“视觉陷阱”,恐将导致草率结论,背离法定审查标准。
KENFOX IP & Law Office构建的上诉策略立足于三大核心支柱(均以严密法律论证及有力证据为支撑),直接引导并实质影响了柬埔寨知识产权局(DIP)的审查裁量:
1. 关于不存在混淆可能性的深度分析
本项核心主张认为,”MONTECONO”商标与引证商标之间不存在混淆可能性。为佐证这一立场,我们开展了涵盖视觉外观、文字结构、语音特征及语义内容的多维度对比分析,并综合考量了相关商品与服务特性。
- 结构——商业视觉印象: “MONTECONO”由九个黑色大写字母组成的连续单词,形成完整且独特的视觉标识。反观”Zott Monte”,其蓝色”Monte”要素与上方红圈内的白色”Zott”标记形成视觉分离;而”DEL MONTE”同样由两个独立词汇单元构成。此类排版、色彩及字体呈现的显著差异,导致商业印象截然不同,从而否定了驳回决定中可能推定的视觉近似性。
- 语音区分度: “MONTECONO”发音为四个音节(/MON/TE/CO/NO/),具有更长的韵律特征。相较之下,”Zott Monte”与”DEL MONTE”均仅含三个音节(分别为/ZOTT/MON/TE/和/DEL/MON/TE/),且重音模式各异。此类语音差异不仅强化消费者记忆,更构成混淆风险评估的关键要素——因听觉识别往往是商业场景中品牌认知的主要途径。
- 语义显著性: 就语义而言,”MONTECONO”属自创词汇,在任何常用语言中均无固有含义。而”Zott Monte”融合了商业名称”Zott”与可能指向纸牌游戏或确定性概念的”Monte”;”DEL MONTE”则为知名商号。”MONTECONO”语义内容的不可识别性恰成为其优势,既维持了商标独特性,又避免了与市场既有商标产生不当关联。
[/vc_column_text]
法律结论: 基于上述多维度分析,仅凭”Monte”要素的共存不足以认定存在混淆可能性。鉴于视觉结构、语音表达及语义内容方面的明确区分,”MONTECONO”应被认定为具有独立显著性的商标,未侵害引证商标的既有权利。
2. 国际先例:援引权威知识产权机构的佐证
为证实不存在混淆可能性,本项主张援引了具有高度证明效力的国际法律先例。具体而言,”MONTECONO”商标及其他包含”MONTE”要素的商标已在新加坡、菲律宾和老挝等多个法域成功获得注册保护——这些司法管辖区均以对商标显著性的严格审查标准著称。
本项论证的核心在于,通过新加坡、菲律宾等高公信力知识产权体系的审查结果,佐证”MONTECONO”具有独立的商业显著性。该商标在并存其他”MONTE”系列商标的情形下仍获准注册的事实,客观证明了其在视觉印象、语音结构及语义解读方面具有明确区分度。
尽管不同法律体系的审查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但值得强调的是,多个受尊重的知识产权主管机关对”MONTECONO”的认可构成了重要参考基准。此项论证不仅拓宽了柬埔寨审查员的评估视野,更形成了一种建设性的比照压力——倘若发达法域均认为该商标具备可注册性,柬埔寨理当遵循国际保护趋势,而无充分理由作出相悖裁定。
从实质层面考量,”MONTECONO”商标显著性的国际共识不仅具有法律意义,更体现了商业实践中的广泛认可。该商标已在多个市场被接受、识别并作为独立品牌使用,这一事实进一步佐证了其在现代法律与商业框架下的非混淆特性。
3. 柬埔寨国内先例:确立公平审查原则之基础
本项论证的关键在于援引柬埔寨国内同类案例——由PHAN NAM MONTE ROSA TRADING JOINT STOCK COMPANY申请的第KH/2012/40197号商标(第30类)虽含”MONTE”要素且与引证商标”Zott Monte”及”DEL MONTE”无权属关联,仍于2012年2月29日获柬埔寨知识产权局(DIP)核准注册。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Zott Monte”与”DEL MONTE”虽均含”MONTE”要素且分属不同权利主体,DIP仍准予在第30类商品上并存注册。这一事实充分证明:”MONTE”要素本身并非显著性判断的决定性因素,商标的整体结构组合、图形呈现及视觉识别特征方为关键——当这些要素具备足够区分度时,消费者完全能够识别并区分不同商标。
此项论证不仅揭示DIP审查实践固有的包容性,更确立了审查标准的内在统一性原则。若其他含”MONTE”要素的商标可获得保护,而对”MONTECONO”采取差别待遇,将引发对程序公平性与透明度的合理质疑。每个含”MONTE”要素的商标均应基于其自身特征及具体语境进行独立评估,而非适用概括性推定。
我们特别强调:”近似性”与”混淆可能性”虽具关联性,但绝非等同概念。要素的近似并不必然导致消费者混淆。本案的核心判断标准在于:近似程度是否超越混淆阈值。事实证明,”MONTECONO”作为独立识别标志,其市场辨识度足以避免消费者认知偏差。
结论
基于严密的法律论证框架及多项极具说服力的证据,我们成功促使柬埔寨知识产权局撤销了对第1523946号国际注册商标”MONTECONO”的临时驳回决定。该局最终授予商标保护的决定,不仅重申了该商标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及强大区分能力,更成为精心构建且策略得当的上诉方案卓有成效的有力佐证。
这一成果得益于对柬埔寨知识产权法的灵活运用,同时结合了对该商标在其他多个司法管辖区广泛接受度的精准考量。本案结果不仅是HARIGOVINDRAJU在法律层面取得的胜利,更构成一个极具价值的典型案例,彰显了在国际商标注册障碍应对过程中充分准备与有力法律论证的重要性。
对KENFOX IP & Law Office而言,此次成功标志着本所在区域知识产权领域先驱地位的再次确认——这一地位不仅建立在丰富的实务经验基础之上,更通过将精深的法律论证转化为切实有效的保护成果而得以彰显。
QUAN, Nguyen Vu | Partner, IP Attorney
PHAN, Do Thi | Special Counsel
HONG, Hoang Thi Tuyet | Senior Trademark Attorney
Related Articles:
- 4 Effective Appeal Strategies When a Trademark is Refused in Cambodia and Insights fo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 Trademark Refusal in Cambodia: How Should a Refusal Be Handled?
- Trademark Disputes with Trade Names: How to Resolve in Cambodia?
- The Madrid System and its Potential Risks: A 4-Year Battle to Reclaim a Trademark from the Brink of Failure in Cambodia
- How to Successfully Appeal a Trademark Refusal in Cambodia: 6 Essential Questions
- Trademark Refusal in Vietnam, Laos and Cambodia: The Fine Line Between Descriptive and Suggestive
- Refusal of Chinese Language Trademarks in Vietnam: Legal Loophole or Outdated Regulation?
- Binh Minh vs Binh Minh Viet: What valuable observations can be made ?
- Letter of Consent: The Key to Overcoming Trademark Refusal by the IP Office of Vietnam?
- Trademark Examination Process and Common Grounds for Trademark Refusal in Vietnam
- Gathering Convincing Evidence: The Key to Success in Protecting Non-Traditional Trademarks in Viet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