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FOX IP & Law Office > Uncategorized

HAICNEAL vs. HAINOZAL:制止仿冒洗发水系列、强制销毁标签及印刷设备并阻止商标抢注

[vc_row triangle_shape="no"][vc_column][vc_column_text] 1. 案件概况 KENFOX IP & Law Office 代表 昆明滇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HAICNEAL”药用洗发水品牌( ),及其在越南的独家分销商 Dong A Pharmaceutical Trading Co., Ltd.,处理一起仿冒包装的不正当竞争与商标抢注案件。一家越南公司 ASEM VINA JSC 使用高度模仿 HAICNEAL 商业外观(trade dress / get-up)的包装生产并销售洗发水产品,并以“HAINOZAL”品牌() 投放市场。 由于“HAICNEAL”与“HAINOZAL”并无商标近似性,而 HAICNEAL 的外包装/标签亦未在越南注册为“工业品外观设计”,传统“商标侵权”思路在本案中并不具备优势。我们立即将争议重心转向越南不正当竞争法律体系,派遣内部调查员进入 ASEM VINA 工厂现场取证,记录其大规模生产及储存侵权标签的证据,并同步发出详尽的停止侵权函及向越南科技部监察局(IMOST)提交正式投诉。 IMOST 随后向越南知识产权局(IPVN)申请“专家意见”。IPVN 出具官方意见,确认 ASEM VINA 的包装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在监管压力下,ASEM VINA 书面承认违法、正式致歉、披露侵权物料规模(数万米标签),并将所有侵权标签及 6 台印刷设备实际移交至我们客户在河内的办公室进行销毁处理。其后,IMOST 发布正式结论,确认其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与此同时,我们对 ASEM Co., Ltd. 提出的“HAINOZAL”商标申请提起异议,并最终被 IPVN 驳回。此“一揽子策略”效果显著:生产能力被拆解、侵权包装退出市场、潜在商标武器化风险被阻断,HAICNEAL 在越南的商业地位得到全面保护。 客户: Kunming Dihon Pharmaceutical Co., Ltd.(“DIHON”),中国 “HAICNEAL”药用洗发水(第05类)商标权利人; Dong A Pharmaceutical Trading Co., Ltd.(“DONG A”),越南 - HAICNEAL 药用洗发水在越南的独家分销商。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侵权方: Công ty Cổ phần ASEM VINA(“ASEM VINA” JSC),越南 - 生产及销售模仿 HAICNEAL 包装装潢的洗发水产品; Công ty TNHH ASEM(“ASEM Co., Ltd.”),越南 - 尝试在越南申请注册“HAINOZAL”(图形商标),用于第03类。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争议焦点:侵权方以“HAINOZAL”名义生产并准备销售仿冒洗发水,其包装与整体商业外观高度模仿 HAICNEAL,但未直接复制“HAICNEAL”文字标识本身。 DIHON’s products / Genuine Owner         ASEM VINA’s products / Infringer  ...

Continue reading

关于“SPY”商标的侵权:追踪进口方、强制侵权洗涤剂退出市场并启动海关保护

[vc_row triangle_shape="no"][vc_column][vc_column_text] 1. 案件概况 确认进口商身份、取得 VIPRI 侵权认定、施加多机构执法压力、侵权商品被强制撤市、并落实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KENFOX IP & Law Office 代表越南领先化工与化妆品制造企业 MASSCO JSC,该公司为“SPY”商标(注册号 231175)的注册权利人。案件起因于某未经授权的销售商在 ZALO(越南广泛使用的即时通讯 / 社交电商平台)上宣传销售带有“SPY”标识的洗衣液。 我们调查发现涉案商品疑似从泰国进口,遂立即着手追踪来源。通过与总署海关官员协作,我们取得了官方进口数据,确认 DAHACHI Joint Stock Company 大量进口了标注“SPY”商标的洗涤剂,入境港口为海防港(Hai Phong),数量为 1,770 箱(约 7,680 瓶),申报价值约 VND 529,860,000(约 25,000 美元)。随后,我们向越南知识产权研究院(Vietnam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Institute - VIPRI)申请商标侵权技术鉴定。VIPRI 出具了鉴定结论编号 NH242-YC,确认 DAHACHI 所进口的“SPY”洗涤剂侵犯了 MASSCO 的注册商标权。 取得注定性的 VIPRI 鉴定后,我们向 DAHACHI 发出停止侵权函,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并提供书面承诺。然而,对方保持沉默。我们随即采取强制升级措施:向越南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管理局、海防海关及公安机关递交控诉,请求认定 DAHACHI 的行为构成严重商标侵权。在上述多部门联合作用下,DAHACHI被迫从市场撤下所有侵权商品。我们随后开展的现场市场调查确认侵权“SPY”洗涤剂已从市场消失。为防止侵权卷土重来,我们进一步将“SPY”商标录入越南海关监管系统。海关随即向全国口岸发布预警通知,要求监控并拦截可疑“SPY”标签进口货物。 本案充分证明 KENFOX 的能力:精准识别与量化侵权进口、取得官方侵权技术结论、协调海关 / 市管 / 公安多部门执法、迫使“沉默侵权者”撤市,并通过海关备案机制建立持续性边境保护,为客户品牌构筑长期防御体系。 客户:MASSCO JSC(“MASSCO”) -越南知名化工及化妆品制造企业,亦为“SPY”商标在越南的注册权利人(注册号 231175)。 问题: MASSCO 位于河内的销售代理发现,一家无关联销售商在 ZALO(越南广泛使用的即时通讯 / 社交电商平台)公开宣传销售带“SPY”标识的洗衣液。该商品使用的“SPY”标志与 MASSCO 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 初步发现:涉案商品疑似为进口货物(推测源自泰国),并非于越南境内隐秘生产。 结果: 我们通过海关数据锁定进口方为 DAHACHI Joint Stock Company; 我们取得 VIPRI 技术鉴定结论,确认 DAHACHI 所进口“SPY”洗涤剂侵犯 MASSCO 注册商标权; 我们向 DAHACHI 发出附带 VIPRI 鉴定支持的停止侵权函(Cease & Desist Letter); 在 DAHACHI 拒绝配合后,我们同时向海关总署、市场管理局(Market Surveillance/Market Management Bureau)、海防海关及公安机关递交申诉并升级处理; 在多部门执法压力下,DAHACHI停止侵权行为。后续市场现场调查确认侵权“SPY”洗涤剂已从市场完全消失; 为防止重复侵权,我们随后为“SPY”商标办理了海关备案,促使全国海关对该商标进口货物加强审查与拦截。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2. 为什么该案在法律上具有高度复杂性? (1) 涉案行为具有跨境属性,而非单纯本地仿冒 本案并非在河内某处非法作坊私自印制假标签的典型假冒情形。涉案商品为进口货物(泰国来源)。这意味着: 货物已经合法进入越南境内; 进口方可能提出抗辩:“我们只是从国外进口正品,这与我们何干?”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此类情形更具挑战性,因为执法必须同时考虑知识产权法与海关监管机制的衔接应用。 (2) 侵权方拒绝合作 向 DAHACHI...

Continue reading

商号权力击败恶意抢注:LChau Pharmaceutical Company 维护其品牌,抢注人商标被法院撤销

[vc_row triangle_shape="no"][vc_column][vc_column_text] 1. 案件概述 KENFOX IP & Law Office 在一宗围绕“LChau”名称的复杂商标—商号纠纷诉讼中,为 LChau Pharmaceutical Company 取得重大胜利。本案自 2020 年启动,历时将近四年,是越南颇具挑战性的知识产权争议之一。本案胜利不仅属于我们,更属于我们的客户- 一家在越南全国拥有近 2000 家连锁药房、行业领先的医药企业。 2016 年,客户收购了位于胡志明市的 04 家药房,旨在建立覆盖全国的综合药房生态体系,以满足越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2017 年,客户以被收购药房体系的商号为基础,向越南知识产权局(IPVN)申请注册商标“LChau”。 然而,IPVN 以“LChau”与一名胡志明市个人(Ms. Loan)于 2016 年初注册的同名商标“混淆性近似”为由拒绝保护申请。该商标于 2017 年 12 月获颁注册证书。为维护合法权益,客户于 2018 年启动商标无效程序,主张该商标与客户收购前已广泛使用的商标与商号“LChau”混淆性近似。经充分审查证据,IPVN 于 2019 年 7 月 作出决定,宣布 Ms. Loan 的商标无效,并随后向客户授予商标注册证书。 看似尘埃落定,然而真正的争端自此拉开序幕。2020 年 1 月,鉴于胡志明市仍有若干药房使用与“LChau”相同的名称,客户发出侵权警告信要求停止使用。讽刺的是,其中一封警告信寄到了 Ms. Loan——即此前被宣告商标无效的权利人。 2020 年 3 月,Ms. Loan 向胡志明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 IPVN 的无效决定,恢复其商标有效性。 一旦法院支持原告诉求会怎样?客户自 2017 年以来重金打造的、覆盖近 2000 家门店的药房体系将面临: 被迫更名; 品牌形象重塑; 甚至停业、关闭;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品牌信誉受损及商标价值消灭不可估量且难以弥补。 KENFOX IP & Law Office 代表 LChau 出庭,捍卫 IPVN 决定,并向法院充分证明:越南法律保护在先商号权,即使未注册为商标;只要存在明显的混淆可能性与消费者风险,尤其是在医药高度敏感行业,无需提供“实际混淆的证明”即可构成侵权与无效理由。 2023 年 12 月,法院驳回原告全部诉求,确认无效决定合法有效,并拒绝恢复被撤销商标,正式终结长达 4 年的诉讼。这一判决让 LChau 得以继续在越南使用并扩展“LChau”品牌,无需被迫购买、回购或放弃自身品牌身份。 委托人:LChau Pharmaceutical Company——一家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于 2016 年底进入越南市场,通过收购并重新品牌化若干药房,统一使用“LChau”商号,并以该商号积极构建药房生态体系。 问题:在 LChau 尚未取得商标保护之前,一名个人(Ms. Loan)于 2016 年初申请并获批“LChau”商标注册,并于 2017 年 12 月获发证书。 当 LChau 于 2017 年申请注册“LChau”商标时,越南知识产权局(IPVN)以 Ms. Loan 的在先注册为由予以驳回。 这使得抢注者拥有了一件“合法武器”: 从登记记录上看,她成为“LChau”名称的权利人,而此时 LChau 已在越南投资、布局并运营品牌体系。 这不是普通的官方驳回情形。抢注商标可被用于: 威胁行政查处; ...

Continue reading

RULE ONE:促使 VIPRI 改变结论、确立商标侵权并制止未经授权的线上销售

[vc_row triangle_shape="no"][vc_column][vc_column_text] 1. 案件概况 KENFOX IP & Law Office 代表 RULE ONE PROTEINS LLC(“RULE ONE”)- 一家美国公司,也是越南已注册商标 “RULE 1 PROTEINS”()(注册号 408163)的权利人,对一家越南经营者 Muscle Up Joint Stock Company 提起维权行动。该公司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通过网站及 Facebook 页面在越南宣传、提供销售及推广营养补充品时使用“RULE 1 PROTEINS”、“RULE 1 R1 PROTEIN”及“RULE ONE”标识. 我们首先通过司法执行员(Bailiff)出具公证认证固定网络侵权证据,确保线上侵权链条事实不可否认。随后,我们向越南国家知识产权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 NIIP,原称“Vietnam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Institute – VIPRI”)申请出具关于商标侵权可能性的专家意见(Assessment Conclusion). NIIP/VIPRI 初步出具的专家意见具有附条件性,暗示若 Muscle Up 经营的是“真品”商品,则使用行为可能合法。对此,我们正式提出异议,强调依据越南知识产权法第123.1条及第124.5条之规定,在越南对商品进行宣传、推广或展示销售,即构成对商标的“使用”,必须获得商标权人明示授权;同时指出,第125.2(b)条关于真品转售的规定并未赋予转售商为营销目的擅自使用他人商标进行商业宣传的权利. 经过多轮工作会谈后,NIIP/VIPRI 重新出具修订意见,确认 Muscle Up 在越南使用“RULE 1 R1 PROTEIN”构成对 RULE ONE 注册商标权的侵害。基于这一已纠正的专家意见/鉴定结论,我们向 Muscle Up 发出停止侵权函(Cease & Desist Letter)。侵权方在意识到法律风险并面对 NIIP 明确的侵权认定后,自愿停止所有未经授权的使用,并将侵权标识从其线上经营渠道全部移除. 本案展示了 KENFOX 的能力:(i) 获取并保全数字证据,(ii) 成功促使 VIPRI 改变不利意见 - 实务中极为罕见,及 (iii) 快速压制未经授权的线上销售行为,切实保护客户在越南的商标权益及渠道布局。 客户:RULE ONE PROTEINS LLC(“RULE ONE”) -  美国运动营养 / 营养补充品制造商。 涉及权利:RULE ONE 在越南拥有注册商标 “RULE 1 PROTEINS”(注册号 408163()。越南国家知识产权局(IPVN)已正式确认该商标及其在越南的保护。 侵权方:Muscle Up Joint Stock Company(“Muscle Up”)- 一家越南补剂 /...

Continue reading

从线上伪装到线下打击:KENFOX 在 LACTOMASON 案中的法律策略

[vc_row triangle_shape="no"][vc_column][vc_column_text]  1. 案件概况 在 2025 年 7 月至 8 月期间,KENFOX IP & Law Office 代表一家领先的韩国制药企业(其在越南拥有注册商标“LACTOMASON”),在河内实施了一项协调一致的反假冒执法行动。 侵权方并非“街头仿冒者”,而是一个精心设计、旨在营造合法性外观的复杂实体。该侵权方以 “Lacto Mason Vietnam Co., Ltd.” 的名义运营,通过复制我方客户几乎整个品牌识别体系-包括产品包装、标签、企业名称、网站、社交媒体形象及宣传资料 -构建出完整的品牌真实性假象,并采取纯线上分销模式(专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不设任何实体销售点,拒绝所有线下购买与现场检查请求。 面对这种多层次隐蔽策略,KENFOX启动了分阶段调查方案,结合系统化线上情报收集、控制性的“诱购”取证、秘密监控及物流追踪方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我们突破其数字伪装,精准锁定隐蔽仓储/运营地点,并构建了完整且符合法律证据要求的执法案卷,足以触发迅速而果断的行政行动。 2025 年 7 月 24 日,市场监督管理局第 1 队在警方协助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突击检查,查扣近 8,500 件口服保健品、阴道栓剂及女性卫生产品,均标有 “”(LACTO MASON)标识,涉案价值约 58,000 美元,非法获利约 2,800 美元。行政罚款及电商处罚金额超过 28,000 美元,使侵权方即时承担的经济风险总计约 88,800 美元。 其后,我们进一步启动 VIPRI(Vietnam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Institute)鉴定程序,促使侵权方从产品标签及其企业名称中移除混淆性标识,从根本上消除公众混淆风险,确保长期保护效果。 除现场查处外,我们向越南知识产权研究院(VIPRI)提交“鉴定意见”(Assessment Conclusion)申请,要求确认商标侵权的混淆可能性,以强制侵权方从产品标签乃至其登记企业名称 “Lacto Mason Vietnam Co., Ltd.” 中删除相关近似标志,从根源切断消费者混淆。本案展示了 KENFOX 如何将复杂且数字化隐藏的侵权行为转化为果断的实地扣押、财务惩戒及长期结构性救济。对于跨国权利人而言,这就是我们在越南所提供的保护标准:不仅是法律文件,更是市场控制。 客户: LACTOMASON Co., Ltd.,韩国领先的制药企业,“LACTOMASON”商标品牌权利人。 侵权方: Lacto Mason Vietnam Co., Ltd. 事项:“LACTOMASON”商标侵权:侵权行为规模巨大、伪装精密,通过在产品包装上复制近似标识,在电子商务平台广泛传播,并以注册企业名称方式制造合法外观,意图攫取商标声誉、误导市场,从而非法获利的高度组织化侵权模式。 2. 本案为何具有高度法律复杂性? 本案并非普通的假冒打击行动,而是一次针对精心伪装、依托数字渠道构建合法外观的侵权网络的执法。侵权方通过制造“合法公司身份”、隐匿线下痕迹,并利用我方客户在医药领域的商业信誉在越南牟利。法律难点不仅在于证明近似性,更在于拆解一个专门设计用来经受表层审查的伪合法商业体系。 (1) 精心伪造的“合法企业”形象 侵权方并非典型的“街头假货商”。其行为包括: 使用与我方“LACTOMASON”几乎相同的标识 将标识用于包装、标签及宣传材料 将近似商标纳入公司名称(“Lacto Mason Vietnam Co., Ltd.”) 通过网站及社交媒体构建“官方”形象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6px"][vc_column_text] 该体系化仿冒行为覆盖商标、产品包装、电商页面甚至公司名称,形成明显合法外观,使侵权方在被质疑时可声称其行为“合法合规”。由此不仅误导消费者,也可能使监管机关产生初步误判。因此,本案执法远比传统“直接假冒”案件复杂,必须逐层击破伪造的合法体系,而非仅作外观比对。 (2) 数字隐匿以规避现场检查 侵权方依赖电商渠道销售,不设线下门店,并故意提供模糊或错误地址。传统取证方式 - 实地走访、随机抽样、直接询问 - 均无法奏效。本案必须依托数字情报、隐蔽诱购及物流追踪等复合调查手段,才能锁定真实运营场所。 (3) 无明显执法目标场所 在执法前,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侵权事实明确,但缺乏可立即实施查扣的地址。这是许多权利人放弃维权的节点。我们没有退却,而是通过系统性情报收集,将“纯线上”侵权主体转化为可突袭目标。 (4) 高度的证据门槛 由于侵权方以注册公司形式存在,且表面“干净”,执法机关初期缺乏法定介入依据。我们需先构建完整证据档案,包括陷阱购买、多次未经许可使用的记录、以及法律分析备忘录,为执法机关提供充分法律依据,以便其采取果断行动。 (5) 多层次法律处置体系 本案远不止产品查扣,还需通过多渠道手段拆除侵权者的企业身份结构: 行政突击检查 + 查扣近 8,500 件产品 金融及平台处罚合计超 28,000 美元 获得 VIPRI 模糊性鉴定结论 强制移除侵权标识并要求变更公司名称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6px"][vc_column_text] 这要求同时掌握商标执法、行政程序、数字证据链及企业名称管理规定,是一套高度一体化法律策略,极少有律所能完整执行。 简言之,本案不仅考验法律理论,更考验情报调查、证据体系构建、跨机构联动执法及后续结构性救济能力。KENFOX将一个“数字隐藏”的侵权者完全暴露于执法体系之下,实现定位、突击、处罚、身份剥离,证明即使是“隐形”侵权者在越南也无法遁形。 侵权方在保健食品、阴道栓剂及女性私密护理凝胶类化妆品的包装上使用“LACTO MASON”标识。 3. 我方策略与行动 (i) 情报收集与目标锁定 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系统化调查,综合运用: 对线上销售活动的持续监控; 对侵权品牌向消费者展示方式的行为观察; 对物流与履约行为的核实追踪; ...

Continue reading

在上海国际研究大学进行“东南亚知识产权格局”主题演讲 — KENFOX IP & Law Office

[vc_row triangle_shape="no"][vc_column][vc_column_text] 2024年10月18日,KENFOX IP & Law Office非常荣幸受上海国际研究大学邀请,就“东南亚知识产权格局:企业战略要点”向该校法学院学生及中国企业代表作专题演讲。刘海虹教授对本次演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内容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与指导意义,能够为正在寻求在东南亚地区(特别是越南、老挝、柬埔寨及缅甸)拓展业务机会的中国企业提供重要参考和战略启示。 https://mp.weixin.qq.com/s/dVGBixk3Q1u6-xkpdCBJHg  Nguyen Vu Quan 先生系KENFOX的合伙人及知识产权代表,拥有二十年在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处理知识产权争议与侵权案件的实务经验。 他多次受各大学与行业协会邀请,就越南知识产权执法与争议解决作专题演讲。 他曾代表一家韩国知名品牌,在越南知识产权局、海关及市场监管机构作专题报告:打击假冒和恶意抢注商标:从 Foellie 案看越南的应对之道 他曾在首尔发表关于越南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的主题演讲: 驾驭知识产权格局:韩国企业向越南出口的关键考虑因素 他连续两年获LEXOLOGY授予“Legal Influencer(法律影响力人物)”称号:KENFOX IP & Law Office 成员 Nguyen Vu Quan 先生连续两年荣获 “Lexology 法律影响力人物” 奖项 KENFOX为越南一家大型制药企业在胡志明市法院赢得重大案件:商标和商号:从最近越南药品商标诉讼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Readmore: 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广州代表处〕会谈并作东南亚知识产权格局专题报告 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会面 KENFOX 就中国企业跨境知识产权战略在山东省威海市作专题演讲并合作设立“东南亚知识产权工作站” KENFOX 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在广州嘉权知识产权事务所作题为《东南亚知识产权格局》的专题演讲。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Continue reading

越南商标使用:如何正确理解并有效抗辩“不使用撤销”之主张

[vc_row triangle_shape="no"][vc_column][vc_column_text] 在越南,取得商标注册仅是第 - 步 - 如何维持其有效性才是真正的挑战。许多外国企业为其品牌在广泛的商品和服务范围内取得了较宽的保护,但多年后才发现其注册容易因未使用而面临被撤销的风险。倘若贵方产品尚未进入越南市场,该如何应对?倘若贵方的应用程序或网站虽由境外主体运营,但被越南消费者实际使用,如此情形是否构成“使用”? 越南《知识产权法》对“登记权利”与“存续/积极权利”作出细致区分 - 这一差异足以决定品牌保护策略之成败。依照该法第124条第5款,“使用”具有特定且法定之表现形式,但其解释亦随数字经济之发展而演进。从象征性使用、本地化网站展示到基于应用程序的可视呈现,权利人必须满足一套复杂的证据与实践要求,以避免丧失来之不易的商标权利。 本文聚焦于每一位权利人应当自问的三个关键问题: 如贵方注册商标尚未就越南境内全部指定商品或服务投入实际使用,存有哪些可行选项? 在预算有限的情形下,如何既维持保护,又满足法律关于使用的最低要求? 越南用户对应用程序、软件或数字平台的实际使用,能否构成越南商标法意义上的有效“使用”?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围绕上述问题,KENFOX 知识产权与法律事务所将阐明:通过战略性使用 - 即便是象征性或数字化形态 - 亦可有效抗辩“不使用撤销”之攻击,确保贵方商标在越南竞争性市场中保持可执行与可维权之地位。 1. 如我们无法就全部指定商品和服务实际使用已注册商标,在越南有何可行选项以保护该等商品和服务上的商标权? KENFOX:在越南,如注册商标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连续五年未使用,可被部分或全部撤销。若在终止(撤销)请求提出前至少三个月恢复使用,则可消除该项脆弱性。若您无法就全部指定商品和服务实际使用已注册商标,宜考虑以下选项以降低撤销风险并维持在越南的商标权。 何谓“使用”? 根据越南《知识产权法》第124.5条,为证明在越南对客户商标的使用并避免丧失权利,下列行为被认定构成商标的使用: (a) 在经营活动中将受保护商标附加于商品、商品包装、营业场所、提供服务的工具或交易文件之上; (b) 对带有受保护商标的商品进行流通、要约销售、广告宣传或为销售目的而储存; (c) 进口带有受保护商标的商品或服务。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要点:(i) 对商标进行轻微变形而不改变其显著特征且差异不影响显著性的,视为可接受的实际使用(见《第65/2023/ND-CP号法令》第40.2条及《巴黎公约》第5.C.2条); (ii)被许可人在越南对注册商标的使用同样视为权利人的使用。 当前无法在越南使用注册商标时的选项? 越南《知识产权法》及其下位规范并未对“真实使用”(genuine use)与“象征性使用”(token use)作出明确规定,但原则上,商标的真实使用应具有持续性且在合理范围内达到足够广度。然而,在“真实使用”尚难实现的情况下,应将对注册商标的象征性或符号性使用纳入考量。 依据《知识产权法》第124.5条,为对抗不使用撤销,您应基于下列方面建立并保留完整的使用证据链: [1] 围绕法律认可的“使用”行为组织使用活动 (a) 将商标附着/附加于载体 将注册商标(或符合《第65/2023/ND-CP号法令》第40.2条与《巴黎公约》第5.C.2条之可接受变体)用于: 商品及包装:盒体、标签、说明书、贴纸。 营业设施:越南境内的办公室标识、前台指示牌、展会展位。 提供服务之工具:面向越南用户的应用程序启动页、网站页眉、应用内图标。 交易文件:发票、合同、收据、送货单。 需留存之证明材料:高分辨率照片、载明日期的设计样稿、印刷样张。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b) 流通、要约、广告或备货 通过下列方式使带有商标的商品/服务可供越南消费者获得: 电子商务平台(如 Shopee、Lazada、Tiki)或自有网站(具有越南语界面/明确面向越南的设置)。建议贵方客户“深圳富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vn”及/或“.com.vn”越南域名,并基于该等域名运营网站,在其上发布/刊载带有商标的商品/服务。 面向越南的社交媒体广告或赞助内容。 在越南境内分发的印刷型产品册/宣传单页。 越南境内展厅或零售网点展示。 需留存之证明材料:带有可见日期与网址的页面截图、广告费用发票、媒介投放订单、经销商目录。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c) 进口带有商标的商品/服务 以报关单据显示商品或装箱单上标注商标的方式,将产品运抵越南。 需留存之证明材料:进出口报关单、提单、商业发票、装箱单、通关记录。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2] 通过允许的变体与被许可人使用延伸保护 略作变形之商标形式:只要差异细微且不改变显著特征,即属允许。应留存载明日期的设计文件与使用样例以证明合规。 被许可人使用: 与越南的经销商/合作伙伴签订简式商标许可合同; 建议在越南知识产权局(IPVN)办理许可备案以利举证(非有效性成立之强制要件); 留存被许可人的销售单据副本。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3] 当真实使用不可行时 - 象征性/符号性使用 越南法并未对“真实使用”与“象征性使用”作出定义,但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即便是最低限度的使用,亦可对抗不使用撤销。 示例:向经销商进行有限量销售、小规模广告投放、在面向越南的网站上作出“销售要约”. 重要提示:就每一商标/商品或服务组别,应确保每不超过五年即至少实施一次合格使用行为,或在预见可能遭到质疑前至少三个月恢复使用.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4] 建立清晰完备的证据链 就每一商标,应建立并持续维护一套证据档案,内容包括: 带有商标的产品实物或包装; 宣传册、产品目录或传单; 带有商标页眉/页脚的商务往来(电子邮件、函件); 销售/分销合同; 进出口单证; 面向越南的线上/线下广告资料。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提示:对全部证据进行日期标识(截图系统时间、出版日期、签署/注明日期的合同等)。 最佳实践:将证据整合为一份使用情况宣誓书,并进行公证,以增强在越南知识产权局或法院前的可采性。 [5] 风险管理与程序性注意事项 即使未发生实际销售,只要要约面向越南消费者,亦可计入使用。 面向越南消费者的网站/应用可构成使用;应确保语言、货币、配送选项或免责声明等足以显示其面向越南消费者。 使用日程管理:为每一商标设置时间表,确保在五年期间内形成证据。 在五年不使用期间届满前,考虑以对商标及/或商品/服务项目作出轻微调整的方式重新申请注册。该选项适用于希望控制成本的权利人,因为在越南申请商标注册的费用较为低廉。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2. 如我们在维持已注册商标方面面临“预算”限制,可采取哪些策略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仍保护我们的商标权? KENFOX: 在越南,鉴于法律并未对“真实使用”(genuine use)与“象征性使用”(token use)作出严格区分,若暂不具备全面商业化使用条件,建立并运营一个以越南为目标市场、使用注册商标的网站,可作为一种低成本且可持续的权利维持方式。 根据越南《知识产权法》第124.5条,下列行为构成商标使用; 对带有该商标的商品/服务进行广告宣传; 提供带有该商标的商品/服务之销售要约; 在交易文件上加贴/标注该商标.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在“.vn”或“.com.vn”域名下托管的网站,只要展示并推广带有商标的商品/服务,即可满足上述标准. 以下为便于有效实施该方案而量身制定的系统性、操作性指引: [i] 注册越南域名 取得与核心商标相对应的“.vn”及/或“.com.vn”域名; 通过越南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VNNIC)认可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完成注册。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ii] 建设本地化网站 建立越南语或双语(含越南语)网站; 建议包含: 带有商标的产品/服务说明; 公司简介与联系方式; 可下载的宣传册或演示材料; 参考品牌的新闻或博文内容。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iii] 在显著位置标示商标 在以下位置突出展示商标: 网站页眉/页脚; 各产品/服务页面; PDF 宣传册或其他可下载资料。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iv] 开展宣传与推广 投放面向越南用户的 Google...

Continue reading

诺华股份公司在越南保护“维格列汀”专利之旅的胜利

[vc_row triangle_shape="no"][vc_column][vc_column_text] 诺华股份公司(Novartis AG)系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就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活性成分“维格列汀”(Vildagliptin)享有专利权。在越南,该项具有开创性的发明受第5529号专利保护。不久之后,市场上出现了与正品相比价格明显更低的假冒产品,致使消费者产生混淆。诺华股份公司并未坐视不理。经大规模调查取证,事实真相浮出水面:诺华股份公司在越南受专利保护的产品正遭受严重侵权。 KENFOX 知识产权与法律事务所凭借十五年就复杂知识产权争议与侵权事务向权利人提供咨询与代理的经验,现就两起涉及“维格列汀”的专利侵权案件予以解析:其一通过行政措施处理,其二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本文旨在帮助专利权人识别其面临的挑战,并明确在越南有效执行与处置专利侵权所需采取的行动与策略。 将侵权人绳之以法 初步证据显示,Meyer-BPC 合资公司(“Meyer BPC 公司”)已违法将含有活性成分维格列汀的制剂“Meyerviliptin”投放市场。在为收集侵权证据而开展的大范围市场调查后,诺华股份公司已明确识别出实施专利侵权的相关主体。 为据此请求越南主管机关介入处理,诺华股份公司主动向越南知识产权研究院(Vietnam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VIPRI”)提交了专利侵权鉴定申请。VIPRI 在审查所提交文件的基础上出具鉴定结论,认为有充分依据确认对第5529号专利的知识产权侵权事实成立。 在既有证据与 VIPRI 鉴定结论的有力支持下,诺华股份公司随即向越南科学与技术部监察机关(Inspectorate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MOST 监察机关”)提交材料,请求依法对 Meyer BPC 公司的专利侵权行为予以处理。 MOST 监察机关之突击检查 知识产权监察机构(IIP)对 Meyer–BPC 公司总部实施了突击检查,查明该公司对诺华股份公司(Novartis AG)的专利权构成公然侵害。具体而言,该公司“生产制造”并投放以 “Meyerviliptin” 为商标的含有活性成分 Vildagliptin 的药品,侵害了诺华股份公司在越南受保护的第 5529 号专利所涉“氮位取代的 2-氰基吡咯烷衍生物”的专利权。该等行为依据《知识产权法》第 126 条构成侵权,并已依照第 99/2013/NĐ-CP 号政府法令第 13 条第 5 款予以行政处罚。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涉嫌侵犯专利权的货物数量为:Meyerviliptin 药品 324 盒;货值为:324 盒 × 120,000 越南盾/盒 = 38,880,000 越南盾(大写:叁仟捌佰捌拾捌万越南盾整)。其中:根据 Meyer–BPC 合资公司 2019 年 10 月 24 日出具之第 237/2019/CV-LD 号报告记载 321 盒,另有 03 盒由检查组留存;单价依据 2019 年 9 月 30 日制作之检查笔录所载确定。 下面为法律文书体的中文译文(用语庄重、结构清晰,并保留专有名词与金额双重表述): 寻求公正八载:诺华股份公司专利侵权之诉胜诉 在另一宗案件中,胡志明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就诺华股份公司(Novartis AG)提起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开庭进行二审审理。该案历经一审与二审、持续八年,最终由专利权人获胜。依二审判决,法院裁定如下: (i)责令被告 - Dat Vi Phu 制药股份公司(“Dat Vi Phu 公司”): 销毁全部存库之“Vigorito”片剂(含维格列汀 Vildagliptin 50mg 的药品)及用于生产、销售该侵权产品的原料; 向越南卫生部药品管理局撤回“Vigorito”片剂的注册编号; 在《越南药学与化妆品杂志》(Vietnam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Cosmetics)刊载公开道歉与更正声明。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5px"][vc_column_text] (ii)确认被告 Dat Vi Phu 公司侵害诺华股份公司在越南受保护之第5529号专利权。 (iii)责令被告 Dat...

Continue reading

在越南注册商标不当使用的风险

[vc_row triangle_shape="no"][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您是否曾思考过:以不同于商标注册所载形式的方式使用该商标是否会产生风险?具体存在哪些风险?是否必须严格按照注册形式使用商标?对于以有别于注册形式的方式使用商标而可能产生的风险,应如何加以减轻?本文就上述问题提供若干有益信息。 因不当使用注册商标而引发的典型商标争议 (#1) ASANZO 诉 ASANO 近日,胡志明市人民法院审理了原告东方法贸易与制造有限公司与被告越南 ASANZO 电子股份公司之间的商标纠纷。原告主张,被告使用的标识“ASANZO 及图形”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ASANO 及图形”。被告则抗辩称,其对“ASANZO 及图形”商标的使用合法,理由在于越南国家知识产权局(IPVN)已核准注册“ASANZO”商标。相关商标图样见下表。 尽管被告的“ASANZO”文字商标已获保护,一审法院仍认定被告对“ASANZO 及图形”的使用构成对原告受保护商标的侵权,遂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公开致歉并更正,同时赔偿损失越盾100,000,000元。 (#2) ENAT 400 诉 E-NAT Plus 在一宗类似案件中,泰国制药企业 Mega Lifescience 依据行政程序,向越南科学与技术部监察机关(IMOST)申请处理越南协顺成制药有限公司(Hiep Thuan Thanh Pharmaceutical Co., Ltd.)的商标侵权事宜。相关商标图样如下。 经审查,本案中,越南科学与技术部监察机关(IMOST)认定:尽管协顺成制药有限公司(Hiep Thuan Thanh Company)的“E-NATPLUS”商标已获保护,该公司在第05类药品上使用“E-NAT Plus”标识的行为,已构成对 Mega Lifescience 的“ENAT 400”商标权的侵权。据此,IMOST 在对被视为河内药品集散地的 Hapulico 区域一处药房实施突击检查时,查扣了“E-NAT Plus”产品700余盒。 (#3)HAICNEAL 诉 DIACNEAL Dihon Pharmaceutical 于 2003 年就第 05 类药品申请注册商标“HAICNEAL”。该商标随后被越南国家知识产权局(IP Viet Nam,简称 IPVN)以其与引证商标“DIACNEAL”(受国际注册号第 462008 号保护,指定用于第 03 类化妆品及第 05 类药品)构成近似、足以引起相关公众混淆为由,裁定不予核准(拒绝授予保护)。 下表载明有关商标信息: 为克服引证商标障碍,Dihon Pharmaceutical 以“DIACNEAL”商标用于第 05 类药品在越南连续五年未使用为由,向越南国家知识产权局(IP Viet Nam,简称 IPVN)提起对国际注册号 IR No. 462008(“DIACNEAL”)的撤销程序。针对 Dihon Pharmaceutical 的不使用撤销主张,商标权利人 PIERRE FABRE DERMO-COSMETIQUE 提交了在越南卫生部办理的祛痘霜产品注册文件以及在越南市场销售的该产品样品,以证明涉案商标的使用情况。权利人主张,提交给越南卫生部的备案资料及祛痘霜样品足以证明“DIACNEAL”商标已用于第 05 类“药品”。经过逾五年的审查,IPVN 于 2010 年作出决定,撤销 IR No. 462008(“DIACNEAL”)在第 05 类商品上的效力。依据该撤销决定,IPVN 认定,PIERRE FABRE DERMO-COSMETIQUE 所提交的证明标有“DIACNEAL”的产品系“祛痘霜”的文件与证据,不足以证明“DIACNEAL”商标已用于第 05 类“药品”,因为“祛痘霜”被认定属于化妆品。 (#4) EDIVA vs EDIVA L-Cystine 越南知识产权局(VNIPO)撤销“EDIVA”商标注册一案 Trần Toàn Phát 服务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请求方”)就商标注册证第 84525 号(标识为 “EDIVA”,权利人为后江制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商标权人”)向越南知识产权局提出撤销请求,主张商标权人因长期未使用而放弃 “EDIVA” 商标。商标权人对撤销请求提出抗辩,并提交据称能够证明使用的证据。然而,越南知识产权局认为该等证据不足以证明在相关期间内的实际使用,未予采信。 尽管商标权人已提交据称能够证明 “EDIVA” 商标使用的材料,越南知识产权局仍作出决定,撤销商标注册证第 84525 号。该决定系基于以下理由: ...

Continue reading

在越南不当使用注册商标 – 风险与解决方案?

[vc_row triangle_shape="no"][vc_column][vc_column_text] 不少商标权人认为,商标“已经注册”才是最关键之处,因而对商标做出若干改动并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构成对他人商标的侵权或导致其注册商标被撤销/被宣告无效。事实并非如此。下述三个示例表明,当所使用的标识与已注册商标不一致时,商标权人将面临实质性风险。 因不当商标使用引发的典型争议 (#1) ASANZO 诉 ASANO 近日,胡志明市人民法院审理了原告东方法贸易与制造有限公司与被告越南 ASANZO 电子股份公司之间的商标纠纷。原告主张,被告使用的标识“ASANZO 及图形”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ASANO 及图形”。被告则抗辩称,其对“ASANZO 及图形”商标的使用合法,理由在于越南国家知识产权局(IPVN)已核准注册“ASANZO”商标。相关商标图样见下表。 尽管被告的“ASANZO”文字商标已获保护,一审法院仍认定被告对“ASANZO 及图形”的使用构成对原告受保护商标的侵权,遂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公开致歉并更正,同时赔偿损失越盾100,000,000元。 (#2) ENAT 400 诉 E-NAT Plus 在一宗类似案件中,泰国制药企业 Mega Lifescience 依据行政程序,向越南科学与技术部监察机关(IMOST)申请处理越南协顺成制药有限公司(Hiep Thuan Thanh Pharmaceutical Co., Ltd.)的商标侵权事宜。相关商标图样如下。 经审查,本案中,越南科学与技术部监察机关(IMOST)认定:尽管协顺成制药有限公司(Hiep Thuan Thanh Company)的“E-NATPLUS”商标已获保护,该公司在第05类药品上使用“E-NAT Plus”标识的行为,已构成对 Mega Lifescience 的“ENAT 400”商标权的侵权。据此,IMOST 在对被视为河内药品集散地的 Hapulico 区域一处药房实施突击检查时,查扣了“E-NAT Plus”产品700余盒。 (#3) 因不当使用导致的商标撤销 第三人就一件由文字与图形构成的注册商标(见下图示意)提出以未使用为由的撤销请求。作为抗辩,商标权人提交了商标使用证据以对抗该撤销请求。然经对事实及使用证据进行审查后,越南国家知识产权局(IPVN)近日作出决定,认为商标权人所提交的证据不足以合理证明其按注册形态使用该商标,遂裁定撤销涉案越南商标注册的有效性。 如何因不当使用注册商标而产生风险? 侵犯他人商标权的风险 “使用商标”,系指在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将商标粘贴、标示于商品或服务载体之上,以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商品/服务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来源。因此,商标的首要功能在于识别/区别承载该商标之商品/服务的商业来源。获得注册后,权利人有权就其注册所覆盖的商品/服务在越南开展商业活动,并将该商标“标示”于相应商品/服务之上。 在上述三起案件中,被告均已在越南对其商标完成注册。自法律角度观之,被告有权在越南使用其注册商标以实现产品商业化。然则,商标的使用须受其“保护范围/程度”之拘束。注册商标的保护范围取决于:(i)注册时所载明之商标图样;及(ii)商标注册证所列明之商品/服务清单。换言之,商标的实际使用不得逾越法律所赋予之保护范围;故即便商标已获注册,如属不当使用而使之超出法定保护边界,亦可能引致侵权风险。 误以为“只要商标已在越南注册,即可任意方式使用”是错误的。越南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权利人必须严格按注册形态使用商标。然而,若商标(即便已注册)的使用超出其保护范围/程度,致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之虞,权利人即可能面临多重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除行政处罚之外(执法机关如市场管理局、经济警察、科技监察机关等,得查扣并销毁侵权货物,并处以最高至5亿越盾的罚款),权利人亦可通过民事途径请求赔偿物质与精神损害、公开道歉及更正。无人愿以企业商誉为赌注,或仅因不当使用商标而丧失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 丧失商标权的风险 不当使用商标亦可能导致商标权之丧失。若注册商标自注册之日起连续五年未由商标权人或其授权人实际使用,第三人得向越南国家知识产权局(IPVN)申请撤销该注册。使用与注册形态不相同的标识,可能被认定为未对“注册商标”进行使用。于是,在此情形下,关于该等“与注册不一致之使用”的证据,可能被越南国家知识产权局予以否认,其结果是涉案注册商标将基于“未使用”理由而面临被撤销之重大风险。 什么才是对注册商标的“适当使用”? 根据《第65/2023/ND-CP号法令》(第40条第2款),以与注册商标仅存在“非实质性差异”(且不改变其显著特征)的形式使用,视为对注册商标的使用——该规则与《巴黎公约》第5条C款第2项的规定相一致。巴黎公约第5条C款第2项规定:“商标权人以与其在联盟任何一国注册之形式相比,在不改变该商标显著特征的要素上有所不同的形式使用该商标者,不应导致该注册被宣告无效,亦不应减损授予该商标的保护。”因此,原则上,只要不同形式的使用未“改变该商标在其注册形式中的显著特征”,该等使用既不会“导致注册无效”,亦不会“削弱对该商标的保护”。换言之,只要未改变显著特征,即便以有别于注册形式的方式使用,仍可构成对注册商标的使用。上述立法意旨在于允许商标权人在不损害商标独特性/识别性的前提下,对其标识作出适度调整,以适应相关商品或服务的市场营销与推广。然而,允许的变更应限于不影响识别性的次要要素,且实际使用的标识与注册商标在整体上应保持实质同一。 是否必须“完全依照注册形式”使用商标? 提出此问的背景在于:在越南的商业实践中,商标权人往往会 (1) 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颜色或美术化格式,(2) 删除注册商标中的某一元素,或 (3) 向注册商标中新增某些元素。那么,将商标作适配性修改或以不同于注册形式的标识投入使用,是否一定会带来侵犯他人商标或丧失自身商标权的风险?答案是:会有风险,但并非一概如此。 实践表明,只要不改变注册商标之显著特征,商标权人通常可以在字体、美术化表现、版式与颜色等方面作出一定调整,而不致对商标的有效性或保护范围产生不利影响。又如,若被删除或新增的要素并不具备显著性,或其显著性较弱、并非可独立起识别作用的主导性构成要素,则该等增删一般不致改变注册商标的显著特征。在此情形下,带有该等增删之实际使用可被视为对注册商标的使用,或足以覆盖注册商标的使用要求。 如何降低以非注册形态使用商标的风险? 越南法律并未规定:权利人以与其已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自有标识进行使用,即当然不构成对他人商标权的侵犯。因此,此类使用并不能保证权利人当然免于其他组织/个人提出的商标侵权指控。ASANZO 诉 ASANO 与 ENAT 400 诉 E-NAT Plus 两案即显示:当权利人以不同于注册形态的标识投入使用时,存在被认定侵权的风险。换言之,不论已注册商标为何,如实际使用之标识与注册形态存在差异,权利人均可能因侵犯他人在先/在效商标而承担责任。与注册商标不同的标识应被视为独立标识,与该注册商标在权利上不当然发生关联。 在判断是否构成对他人商标权的侵害时,越南执法机关通常审查下列三项要件是否同时满足:(i)被控标识与受保护商标相同或近似;(ii)被控标识所使用的商品/服务与受保护商标所核定的商品/服务相同或近似;(iii)未经许可的使用且足以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服务的商业来源产生混淆之可能性。 由上开案例可见,在一定条件下,商标权人仍可采用不同于注册形态的使用方式。为在对注册商标作出变更时降低风险,应进行以下两步评估: 步骤 1:评估注册商标本身。 识别注册商标中具有显著性及主导视觉印象的构成要素,明确哪些要素承担了来源识别功能。 步骤 2:评估实际使用形态的差异及影响。 通过对比注册形态与实际使用形态,审查构成注册商标显著性的要素是否仍然保留,及其变更是否影响识别功能,从而判断两者差异程度(重大/显著抑或轻微/可忽略)。 一般而言,上述评估有助于判断在变更注册商标时所面临的侵权风险高低。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尽量按注册形态使用商标; 如确需以不同形态使用,务必确保不改变注册商标的显著特征,理想状态下仅在可忽略之差异要素上进行调整; 对与注册形态实质性差异的实际使用标识,及时提出新的商标注册申请; 如符合条件,考虑在越南版权局申请作品版权登记(针对美术化标识/图形等); 对拟以不同形态投入使用的标识,开展可用性检索,查明是否存在在先相同/近似标识; 对检索中发现的相同/近似在先权利,评估并适时发起无效/撤销程序; 向越南知识产权研究院(VIPRI)申请商标侵权可能性评估结论,以增强合规与执法应对之确定性。  [/vc_column_text][vc_empty_space height="13px"][vc_column_text] 结论 即便商标已在越南国家知识产权局(IPVN)成功注册,权利人亦不当然享有免于他人提出侵权主张之“豁免权”。以有别于注册形态的方式使用商标,可能使商标权人面临被指控侵权或丧失注册商标所享权利之风险。上述案例与现行越南知识产权法之规定,尚不足以就“在何种情形及何种程度的变更不会(或会)引发风险”提供确定答案。显而易见,在考虑是否对注册商标作出变更时,应当结合个案事实进行审慎的危害/风险评估。最佳做法是咨询具备丰富实务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知识产权律师,以获取适当之合规方案与策略,从而在合法且具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开发与利用相关知识产权。 Related articles: Is the use of a trademark on the website considered admissible evidence against a trademark invalidation in Vietnam ? Use your registered trademark in Vietnam or you will lose it Common Misconceptions and Legal Risks of Using the...

Continue reading